為進一步增強幼兒珍惜糧食的意識,近日,陜西省商南縣富水鎮(zhèn)中心幼兒園以“珍惜糧食,從我做起”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一、故事引領,激發(fā)興趣
活動伊始,教師們精心選取了《憫農》、《一粒米的故事》等經典繪本故事,用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圖片,向孩子們講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從春耕到秋收,從田間到餐桌,孩子們跟隨著故事的脈絡,仿佛身臨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了農民伯伯辛勤耕耘的場景。當聽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時,孩子們的臉上露出了嚴肅的表情,眼神中透露出對糧食的敬畏。
二、互動游戲,鞏固認知
為了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加深對糧食的認知,教師們設計了“糧食大尋寶”、“糧食分類大作戰(zhàn)”等趣味游戲。在“糧食大尋寶”游戲中,孩子們興奮地在教室各個角落尋找隱藏的各種糧食卡片,當找到大米、玉米、小麥時,他們興奮地大聲喊出來,還互相交流著這些糧食的特點和用途。通過游戲,孩子們不僅認識了多種糧食,還學會了如何區(qū)分不同糧食,進一步鞏固了知識,讓珍惜糧食的觀念在歡樂的氛圍中扎根。
三、親子合作,共繪節(jié)約
親子主題活動將本次教育活動推向了高潮。家長們帶著孩子們一起創(chuàng)作了“珍惜糧食”主題的親子繪畫作品。有的家庭畫了農民伯伯在烈日下辛勤勞作的場景,有的孩子畫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互相監(jiān)督不浪費糧食的畫面,還有的孩子用五彩的顏色畫出了糧食的“旅行”路線,從田野到餐桌,每一粒米都散發(fā)著光。家長們表示,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孩子學到了知識,也讓家長和孩子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增強了家庭的凝聚力,大家都愿意一起為珍惜糧食貢獻力量。
四、實踐體驗,內化于心
為了讓幼兒切身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幼兒園組織孩子們走進附近的農田,近距離觀看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孩子們在田間地頭好奇地觀察著,有的用手輕輕觸摸小麥穗,有的蹲下來觀察玉米株。教師們抓住機會,向孩子們講解農作物生長的周期以及農民伯伯付出的艱辛勞動?;氐接變簣@后,孩子們圍坐在一起,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小班的孩子名字說:“農民伯伯真辛苦,以后我要把每一粒米飯都吃干凈?!敝邪嗟暮⒆觽円布娂姳硎疽湎ЪZ食,不挑食,不浪費。
通過這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孩子們的節(jié)約意識得到了顯著提升。園長王維有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此類活動,讓孩子們從小養(yǎng)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并將這種習慣延伸到家庭、社會中。讓節(jié)約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美德,讓我們共同為創(chuàng)建節(jié)約型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據悉,該園以此次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將珍惜糧食的種子播撒在幼兒心間,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這些種子一定會生根發(fā)芽,長成參天大樹,讓節(jié)約的美德代代相傳。(王仕焱)
責任編輯 王順利-《新西部》雜志-新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