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西藏的春天始于一盆盆青稞苗。從藏歷十二月開始,藏族人家里就會開始培植青稞。等到大年初一,人們就將青稞苗供在佛龕上,慶祝農(nóng)耕開始,以求來年豐收吉祥。]


藏歷新年是拉薩一年當中最為隆重的節(jié)日,所有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共慶藏歷新年。藏歷12月29日“古突”之夜是藏族傳統(tǒng)的“驅(qū)鬼節(jié)”,可以說“古突”之夜是藏歷新年的序曲,藏歷新年的各種儀式從這一天正式開始拉開帷幕。
其實在過藏歷新年時,吃“古突”是一件最有趣的事情,當吃到“古突”的人吃到“古突”中的鹽、碳、辣椒時,在坐的所有人都會笑他們懶惰、心如碳一樣黑、刀子嘴。吃完“古突”后,家里所有人都要跟在當家人的后面一起驅(qū)鬼,把所有不好的東西與古突一起扔掉。第二天,居民們在路上碰面或是打電話時都會問“古突”之夜晚都吃到了些什么?就算是過完了藏歷新年有時碰面時還會提起“古突”之夜吃到的東西,可見“古突”在藏民族心中十分重要。
吃“古突”全家團圓
不能遲到
藏歷12月29日吃“古突”和“驅(qū)鬼”是西藏傳統(tǒng)的習(xí)俗,這一天必須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將房屋布置一新。當天,要把家里所有的破碗、破盆子等所有破損的東西和不能再使用東西收集起來,等吃完“古突”后“驅(qū)鬼”時給一起扔掉。
在當天最重要的是,回家吃“古突”的人千萬不能遲到,要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古突”,要是正好碰上別人吃完“古突”“驅(qū)鬼”,會把所有的霉運帶回家。市民尼次說,他平時很貪玩,無論是周末還是平時工作日,他幾乎天天晚上都在外面,最早都是晚上11點回家。在當天,他的母親一般都是下午4點鐘就給他打電話催他回家,每半個小時打一次,要是到了下午7點左右他還沒有回家,母親會打電話告訴他,千萬不要趕上其他人家丟“古突”“驅(qū)鬼”,要是晚了你就別給我回家。在一年當中,他回家最早的一次就是“古突”之夜,一般情況下他最晚都是7點30分到家。
吃“古突”能看出人的性格
趣味無窮
“古突”在藏民族心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平時繁華的步行街,熱鬧的夜市、酒吧等也應(yīng)該是一年當中人最少的一天。
當天,白天還算熱鬧的大街小巷一到天黑頓時就冷清了下來。
“古突”其實就是一種煮熟的帶湯的面疙瘩,家家戶戶都要吃。藏語里“古”即是漢語里“九”的意思,“突”即面糊羹的意思(藏語里叫“土巴”)。吃古突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就像春節(jié)吃年夜飯一樣。當天,家里女人們都會坐在一起制作“古突”,把辣椒、木炭、羊毛、鹽等物,放入面疙瘩里,而每一種物品都包含著一種寓意。例如石子代表著心腸如石子一般硬,辣椒則表示嘴如刀子一般,木炭表示心會如木炭一般黑,羊毛則表示心腸如羊毛一樣柔軟,鹽則表示是個懶人等。吃到面疙瘩里包著物品的人要當場吐出來。通常大家看到吐出來的物品,都會哄堂大笑起來,善意地開起各種玩笑,簡單的古突也就有了無窮的趣味。
居民次央說,吃“古突”時吃出來的東西代表著這個人的性格,她覺得十分準。她平時除了上班,在家里什么活都不干。去年吃“古突”時她第個吃到了鹽,家里所有人都在笑她,都說“真是太準了,全家人中就你最懶?!?/p>
吃“古突”時,還有一個重要的細節(jié),那就是不能把“古突”全部吃完,要留一點,滴九滴,把吃到裝有東西的面疙瘩一起倒入要扔掉的破碗里。
“驅(qū)鬼”
要大聲喊“鬼”出來
藏歷12月29日晚上除了吃“古突”外最重要的儀式就是“驅(qū)鬼”,“驅(qū)鬼”時也十分好玩,家里的所有人都要手中拿著香跟在當家人的身后到所有房間大聲地喊鬼出來。
吃“古突”前后,家里的女主人會拿來已和好的糌粑,每個人都要用和好糌粑從上到下地在身上滾動擦身,但是不能擦眼睛和額頭,寓意著去除過去一年的晦氣,這擦過身的糌粑還不能隨意丟棄,而是要放入家里的破碗和破盆子里,等把鬼從屋子驅(qū)趕出來后一起扔到屋外。
在“驅(qū)鬼”時家里男主人的壓力是最大的,他手中要拿著點燃了的秸稈(索麻)帶著手中拿香的家人到每個屋子把鬼從屋子驅(qū)趕出來。到了大門口后要把秸稈(索麻)與糌粑、剩飯以及舊東西等一起帶到三叉路口給扔掉,并燒成灰燼,意味著把一切病魔、邪氣和不祥之物都趕出家門。這時候,孩子們放起鞭炮,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算是驅(qū)走了最后的惡魔,迎來了嶄新吉祥的一年?!膀?qū)鬼”時最重要的一點是,扔完了舊東西后不能回頭。
到藏族人家過年要注意禮節(jié)
西藏是以藏民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藏族同胞有自己獨特的風(fēng)俗習(xí)慣,藏族人在平時生活中十分注重禮貌禮節(jié),在遇到長輩、年青人時都用不同的語句來問候。藏歷新年即將來臨,許多人都會到邀請一些市民到家中過年,漢族同志要是到了藏族家中應(yīng)該注意使用敬語,當主人給你端茶水時要用雙手一起接過來。
到藏族人家過藏歷新年時,無論是行走還是言談,總是都是要讓客人或長者為先,并使用敬語,可以在人的名字后面加個:“啦”字,以示尊敬和親切,不能直接喊人名。
在迎送客人時,都要躬腰曲膝,面帶笑容。告訴客人希望下次還能來做客。
到室內(nèi)就坐時,不能雙腿伸直,腳底朝人,不能東張西望,說話時要看著對方的臉。接受禮品要雙手去接,贈送禮品時要用雙手,忌用單手接遞物品。敬茶、酒、煙時,要雙手奉上,手指不能放進碗口。
到藏族人家喝酥油茶時,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雙手捧到面前時,才能接過來,以表敬意。喝酥油茶時不能一口把茶給喝光,不能只喝一杯,通常要喝兩杯,無論是喝茶、水、酒、吃飯的時候都不要發(fā)出聲音,吃完飯后不能馬上上廁所。不能在家里亂吐唾沫,拍手掌。要是在藏族人家中看到可愛的小孩,不能用手觸摸小孩的頭。禁忌坐在藏族衣物上,若床邊放有衣物,可將衣物放置于高處,然后就坐。
(責(zé)任編輯 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