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本刊采編部
撰文/楊旭民
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歐亞各國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將中國向西開發(fā)開放戰(zhàn)略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盡管國家級的規(guī)劃尚未出臺,但絲綢之路沿線各省份為取得在經濟帶上的有利地位而展開的“競爭”,卻早已硝煙彌漫。甚至像“誰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這樣的古老話題,也再度成為爭究的熱點。河南洛陽強調自己不僅是古絲綢之路東方起點,也是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節(jié)點。連云港則宣稱,2014年是他們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年”,他們要建成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東方橋頭堡。重慶方面則以一條開通三年的橫亙歐亞大陸的“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的最有力的競爭者。
與起點之爭相比,處在絲綢之路范圍之內的新疆、甘肅、陜西等省區(qū),則為自身在經濟帶上將要扮演的角色而各顯其能,就像一個個登臺表演的搖滾歌手,都想表現出一種與眾不同、驚羨于世的風格和氣勢。西安理直氣壯地提出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的戰(zhàn)略部署;甘肅利用古絲綢之路貫穿境內1600多公里的戰(zhàn)略通道優(yōu)勢,著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建設向西開放的戰(zhàn)略平臺。新疆將以建設國家大型油氣加工和儲備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基地和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全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qū)”。
雖然駝鈴被火車汽笛聲取代,驛站也化身為現代物流加工園區(qū),但“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的推出,無疑讓絲路沿線省區(qū)有了新的期待。各方預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將成為未來中國西部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