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偷自偷手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视频,免费国产午夜视频,亚洲国产欧美日本精品

  • <s id="4u6jw"></s>
    
      • 掃一掃上新西部網
      • 不良信息舉報窗口
      您的位置:
      當前位置: 首頁 >> 陜北在線 >> 正文
      踏紅色足跡 播紅色種子--榆林市橫山區(qū)第六小學五年級延安研學之旅
      2023-06-19 15:30:01 來源:榆林市橫山區(qū)第六小學

      延安研學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紅色旅游是紅色文化傳承的生動課堂”,并在給陜西照金北梁紅軍小學的學生回信中提出:“希望同學們多了解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知識,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學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用實際行動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勝利到達吳起鎮(zhèn),延安成為中國革命的落腳點和出發(fā)點,是全國革命根據地城市中舊址保存規(guī)模最大、數量最多、布局最為完整的城市。黨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生活戰(zhàn)斗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了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tǒng)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時長01:30

      研學準備

      圖片

      研學旅行正是行走的課程,用雙腳丈量歷史,用雙眼探尋文明,用雙耳傾聽故事,用心去感悟情懷,用大腦去思維差距,用經歷和思考裝滿行囊……2023年6月17-18日,榆林市橫山區(qū)第六小學五年級全體學生赴革命圣地延安開展了“踏紅色足跡 播紅色種子”紅色研學旅行活動!通過實地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楊家?guī)X革命舊址,觀看情景劇《再回延安》等,重溫紅色歷史,深刻體會老一輩革命家的風采,領悟他們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圖片

      開營儀式上,張曉茜校長作了動員講話,姜璞副校長將橫山區(qū)第六小學的校旗授予輔導員,輔導員向大家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并帶領同學們集體宣誓。早上6:20分,同學們在校領導、帶隊老師、輔導員、導游員的帶領下整裝待發(fā),開始了他們的紅色研學旅行活動!

      圖片

      圖片

      圖片

      “像翩翩歸來的燕子,在追尋昔日的春光;像茁壯成長的小樹, 在追尋雨露和太陽?!蓖瑢W們一路高歌,一路追尋到圣地。

      圖片

      研學之行

      圖片

      楊家?guī)X

      在楊家?guī)X,走進中央大禮堂,里面的陳設仍然保持著66年前的風貌。主席臺正中是毛澤東、朱德的巨幅畫像;會場后面墻上,懸掛著“同心同德”4個大字;兩側墻上懸掛4幅“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標語;靠墻邊插著24面紅旗,象征著中國共產黨24年奮斗的歷程;插紅旗的“V”字形木座是革命勝利的標志。同學們跟著講解員聆聽紅色經典故事,感受革命先輩的無私境界。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催人淚下,革命先輩的精神震撼力孩子們的心靈。

      圖片

      圖片

      圖片

      紅街

      在紅街,同學們觀看了《再回延安》情景劇。所有觀眾人隨劇走,與演員零距離接觸。每一幕演完,他們都跟隨劇情轉場到下一幕,參與到演出中去,真切地感受劇中的情節(jié)和場景變化,更加深刻體驗到紅軍長征的不容易。《再回延安》情景劇的再現,是真的看到眼睛里,記在腦子里的歷史,同學們都深刻體會到了新中國的來之不易,不少孩子為革命先烈抹眼淚,耕入心田的是善良,同情和對敵人的仇恨。

      革命紀念館

      圖片

      圖片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走進展廳,一組由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工人、農民、國際友人組成的大型浮雕栩栩如生,“1935-1948延安”在寶塔山的映襯下熠熠生輝。跟著講解員的專業(yè)講解,同學們參觀了大量珍貴革命文物、文獻和照片,系統(tǒng)地了解了黨中央在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間,在延安和陜甘寧邊區(qū)領導中國革命的光輝歷史,深刻地感受到了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住窯洞、吃小米、保家園的艱難情景和不朽業(yè)績。走出展廳,同學們來到革命紀念館廣場偉大領袖毛澤東的銅像前合影留念。

      研學意義

      圖片

      “踏紅色足跡,播紅色種子”,這一趟紅色研學旅行,同學們深刻地感受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拯救民族危亡和爭取人民解放的艱苦奮斗歷程。我相信橫山六小的孩子們一定將“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發(fā)揚光大,把這種精神帶到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發(fā)奮圖強,為家為國發(fā)出大大小小的光,燦爛輝煌!

      責任編輯:王順利/《新西部》雜志 · 新西部網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12377
      手機舉報APP下載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029-85260304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擁有新西部網所有版權 備案號:陜ICP備06011504號-3 技術支持:錦華科技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