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第九批88位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在殲20的護航下,由我們的“胖妞”運20接回祖國。這些因保家衛(wèi)國,支援朝鮮人民反侵略而長眠異國他鄉(xiāng)的英雄終于回家了。
天空肅然,飛雨瀟瀟,悲壯的音樂在沈陽的機場縈繞,當烈士的遺骸被著裝威武的儀仗隊士兵接下下飛機時,在電視屏幕外的我也被這場景感動,志愿軍與敵人頑強戰(zhàn)斗的畫面在腦海閃現(xiàn)。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那一張張意氣風發(fā)的俊俏的臉龐放射出堅定的目光。他們深知此去路途的遙遠;他們深知敵人是誰;他們深知將要面臨的戰(zhàn)爭多么殘酷。然而他們的信念依然是那樣的堅決,步伐依然是那樣的鏗鏘有力。十多萬正直青春年華的中國優(yōu)秀兒女為了祖國的和平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上。他們也是有血有肉,他們也是有父母有孩子,但為了祖國的和平,人民能過上幸福生活,他們忽略了自身。電影《長津湖》中的指導員梅生說“這一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贝蟾胚@就是所有志愿軍心理的寫照。
抗美援朝初期,我們的志愿軍與美帝國主義軍隊的武器是無法比擬的,敵人天空有飛機飛,地上有塔克跑,我軍的陣地上的炮彈量多到國際上創(chuàng)造了新的計量名詞“范弗里特彈藥量”。即便如此,松骨峰、長津湖、砥平里、上甘嶺等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小地方因志愿軍頑強的斗志成為敵人的噩夢。志愿軍入朝和敵人展開的五次大規(guī)模戰(zhàn)役,五戰(zhàn)五捷。最終,1953年7月27日,敵人不得不在停戰(zhàn)協(xié)議上簽字。
如今我們生活在生活富足,社會繁榮的時代,同我們的志愿軍以及革命先輩相比我們是如此的幸福。這幸福生活是他們用鮮血和身軀換來的。這美好的生活是他們夢想的,而我們現(xiàn)在正在享有。然我們現(xiàn)處的時代也并不是沒有危險,一片祥和。恰恰相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又前所未有的沆瀣一氣對我們國家的發(fā)展圍攻堵截。我們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一定要繼承先輩的遺志,繼續(xù)發(fā)揚他們的不怕艱苦,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努力工作,砥礪前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授好自己學科知識外,還要將先輩的光輝歷史講給孩子們聽,讓先烈的精神永流傳,讓我們的名族屹立于世界之巔。(作者:陜西神木市第七小學 毛林娃)
責任編輯:王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