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偷自偷手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视频,免费国产午夜视频,亚洲国产欧美日本精品

  • <s id="4u6jw"></s>
    
      • 掃一掃上新西部網
      • 不良信息舉報窗口
      您的位置:
      當前位置: 首頁 >> 西部報告 >> 正文
      五四精神永放光芒
      2019-05-04 08:00:00 來源:《新西部》雜志2019年4月上旬刊

      文丨唐 震

      五四精神,是中國近現代歷史轉換時期生發(fā)出來的一個莊嚴的文化符號,它一方面革除中國傳統文化中腐朽落后的一面,另一方面又孕育出現代文明的精神胚胎。五四精神所蘊含的個性解放、主體張揚的生活方式,為后來的社會實踐提供了全新的價值導向;五四精神所主張的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的理念,為中華大地百年來的發(fā)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以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為己任,開文化之先河,做時代之先鋒

      1919年5月4日,以青年學生為主力,由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通過示威游行、請愿、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所進行的愛國運動,是近現代史上中國人民徹底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革命行動。五四運動以“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喚醒同胞,一致救國”的直接目標開始,逐漸波及中國社會文化思想的最深處?!拔逅摹逼鞄盟街?,皆以批判、揭露舊世態(tài),宣揚新思想為其要務。

      在五四運動推動下,整個社會進入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和白話文,反對舊文學和文言文的大氛圍當中?!拔逅摹鼻嗄暌躁P心國家前途命運為己任,他們懷抱公共良知,扛起社會責任,勇敢地擔當起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奮斗的歷史使命。

      孜孜以求社會真理,善于發(fā)覺歷史真諦,勇于洞察世事根本

      五四運動之后,中國社會的仁人志士在五四精神鼓舞下,繼續(xù)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當時主要有兩股潮流:一是以胡適、傅斯年等為代表主張“全盤西化”,二是以中國共產黨為代表主張馬克思主義救中國。中國共產黨繼承五四精神,特別是通過克服形式主義和教條主義,把五四精神的發(fā)展方向扭向正途。

      中國共產黨在發(fā)揚五四精神的同時,更注重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迅速傳播開來,成為新思潮的主流,中國工人運動也得到了很好的理論指導。

      1939年到1947年間,毛澤東在《五四運動》《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民主主義政治與新民主主義文化》等文章中,站在中國革命的高度闡述了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歷史功績。毛澤東從中國共產黨歷史發(fā)展的角度分析了五四運動與中國革命的關系,指出五四運動是中國新式革命的開端,不僅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也準備了國民革命。以此為基礎,毛澤東還揭示了五四精神的深刻內涵,并歸結為愛國主義精神、民主科學精神和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毛澤東關于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論述,對中國共產黨繼承五四精神遺產具有重要指導價值。

      青年要擔當歷史大任,準確把握新時代,立志跨越新征程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面對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共和國的新青年表達了對新中國的無比熱愛,他們把全部身心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洪流當中去,許多人都成為那個時代各項事業(yè)的重要開拓者和時代先鋒。

      1978年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為國家走向改革開放奠定了思想基礎,也為后來改革開放中民主和科學的全面貫徹提供了文化先導。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青年們高唱“振興中華、實現四化”等口號,散發(fā)出巨大的青春活力和改革朝氣,為推進改革開放做出了巨大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新機遇、新挑戰(zhàn),正是青年們大顯身手之時。我國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當代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青年們要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應在新時代背景下賦予五四精神以新的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五四期間曾懇切寄語當代青年:一要愛國,忠于祖國,忠于人民;二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斗者;三要求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四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實干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青年對五四運動的最好紀念,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以執(zhí)著的信念、優(yōu)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擔負起歷史重任,讓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p>

      顯然,讓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正是我們探尋百年之際五四精神意義之所在。

      作者簡介

      唐 震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責任編輯 王順利)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12377
      手機舉報APP下載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029-85260304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擁有新西部網所有版權 備案號:陜ICP備06011504號-3 技術支持:錦華科技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