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委宣傳部供圖
這里的一切令人魂牽夢繞,無論是廣袤無垠的草原,還是清澈湛藍的湖水;這里地域廣袤,資源富集,國土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1/13;這里是山宗水源路之沖,昆侖山橫貫全境,三江水奔涌而出,青海湖煙波浩淼,祁連山林海莽莽,大自然繪就的每一幅畫卷都引人入勝;這里的風土人情是一首獨特的贊歌,余音繞梁……
10月24日至28日,上海交通大學光彪樓。由青海省委宣傳部、上海交通大學聯(lián)合主辦,青海省政府新聞辦承辦,青海省攝影家協(xié)會協(xié)辦的“大美青海——一江清水向東流”攝影巡回展在這里精彩亮相。
這里不止有你想要的詩和遠方。數(shù)十塊大型展板宛如一串項鏈,將260余幅中外攝影大咖鏡頭下的青海圍成一圈,靜靜述說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各族干部群眾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扎扎實實推進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重大要求,不斷筑牢國家生態(tài)安全屏障,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范省的不平凡歷程、取得的輝煌成就、積累的寶貴經(jīng)驗。呈現(xiàn)出高原兒女篳路藍縷、砥礪前行留下的串串閃光的足跡。
讓更多的人了解青海生態(tài)文明建設成果
“展廳布局流暢、內容豐富、主題鮮明,極具藝術美感。通過攝影藝術形式,很好地闡釋和描述了青海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突出成效,給人以強烈的真實感、震撼感、自豪感,令人感動,催人奮進?!?/p>
77歲的賈先生在青海工作了40多年,退休后隨子女定居在上海。作為青海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建設曾經(jīng)的見證者和親歷者,參觀完展覽后,他感慨萬千。他告訴記者,2016年,他和老伴回青??戳丝矗嗪7旄驳氐淖兓罾蟽煽诔泽@不已。他用“山清水秀”“高樓林立”“交通方便”“城市繁華”這樣的詞語形容他現(xiàn)在眼中的青海。而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走在省會西寧的街頭,他發(fā)現(xiàn)青海各族群眾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充滿了自信。這種自信也感染著他。他說,有生之年,他一定要多回去走走看看,然后回來告訴身邊的親朋好友,讓更多的上海人了解青海并愛上青海。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青海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之一,集大江、大河、大山、大湖于一地,顯雄渾壯觀、悠遠深邃之美于一域,是一種蘊含著自然造化神奇創(chuàng)意的“大美”。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fā)源地,被譽為“三江之源”“中華水塔”。多年來,青海各族人民不負信任和重托,擔負起“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的神圣使命,每年向下游輸送600多億立方米的源頭活水。不少記錄青海生態(tài)文明建設成就的照片悄然湮沒在時間長河里。于是,挖掘這些珍貴的照片,讓它們鮮活地跳躍在發(fā)展的長廊里,主辦方不遺余力。
“我們精選了260多幅中外藝術家的攝影作品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些攝影作品欣賞到青海獨特的自然風光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了解到青海各族兒女推動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在青海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世人共享‘地球第三極’的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偉大情懷!”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宋江濤對記者如是說。
一場生動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走進“大美青?!唤逅驏|流”攝影展,《江河的搖籃》《大山的靈境》《生靈的樂土》《和諧的家園》《后記》五大板塊,全面生動展現(xiàn)青?!按蟆钡膬r值和“美”的顏值,為參觀者描摹了一個充滿魅力的“國家公園式的青?!保尨蠹椰F(xiàn)場接受了一場生動、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了大家愛祖國、愛西部的家國情懷。
上海援青干部金季平就是其中之一。
三個月前,金季平還在上海市奉賢區(qū)人大財經(jīng)委工作,響應國家的號召,作為第四批上海援助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干部,擔任果洛藏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展覽期間,他正好帶州上的干部來上海培訓,聽說在舉辦展覽,便前來參觀。
“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苯鸺酒秸f,通過在青海掛職的短暫三個月,他深切體會到青海人民為了保證“一江清水向東流”做出了多大的努力和犧牲?!半m然已經(jīng)親眼目睹過大美青海的美景,但通過攝影展,我認為生活在長江下游的人民,更應該懂得珍惜和感恩。三年的時間說長不長,但一定會是我人生經(jīng)歷中最難得的經(jīng)歷。我一定要充分利用這三年時間,毫無保留地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貢獻我這個新青海人的綿薄之力。”
歷史上,青海與上海的情誼就像長江水一樣源遠流長。特別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千千萬萬個上海知識青年先后支援青海,扎根青海,許多人奉獻了青春又獻子孫,一代代傳遞著團結友愛的故事。自2010年以來,上海對口支援青海,一批又一批援青、掛職干部,志愿者、選調生來到江河源頭,與青海各族人民一道建設青海,贏得了當?shù)厝罕娮钯N切的愛稱“上海青”。
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之一。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批批交大人奔赴青海,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選擇交大就選擇了責任”的初心使命,為青海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
作為主辦方之一,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明談及初衷,就是希望以此次攝影展為契機,讓交大學子感受青海靈動之美,把視野和目光投向西部,投向祖國需要的地方,把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為青海的發(fā)展和建設,貢獻交大人的力量。
講好青海故事
今年8月19日,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在青海舉辦,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fā)來了寄托著以中國氣魄、中國文化、中國理念、中國智慧、中國自信來建設中國特色的國家公園,讓人類共享生態(tài)文明發(fā)展成果,充滿無限美好愿景的賀信,全省上下深受鼓舞。各族干部群眾再一次感受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堅定了為推進自然生態(tài)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青海貢獻的信念。
其實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青海就先后成立了隆寶、孟達、可可西里、青海湖、三江源、梭梭林、大通北川河源區(qū)等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2015年12月,中央批準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與祁連山國家公園一起,成為青海擔負的全國首批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中的2個試點任務。2017年7月,青??煽晌骼铽@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面積最大、平均海拔最高、湖泊數(shù)量最多的世界自然遺產地。2019年,青海開始了具有開先河意義的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范省建設。
此次攝影展可以說是青海生態(tài)文明建設取得輝煌發(fā)展的最好注解。
“我看了第一遍不過癮,又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特意趕過來觀看展覽的上海市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新聞晨報攝影部主任王杰告訴記者,青海是攝影家的天堂,是攝影資源的勝地。去青海采風拍照,不僅讓人心胸開闊,具有挑戰(zhàn)性的拍攝環(huán)境還能磨煉攝影家的意志。這幾年,他經(jīng)常去青海采風拍照。通過觀看這次展覽,發(fā)現(xiàn)自己所拍的照片只是青海眾多美景中的滄海一粟。他的心中已經(jīng)開始醞釀下一次采風的計劃。
“青海真是太美了,出乎我的意料!”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大四的學生楊吳悅是這次攝影展的志愿者。從布展起,她就一直傾盡全力,做好志愿工作,“我是上海人,聽主辦方的工作人員說起每一張照片背后的故事,我覺得青海不僅有我們在上??床坏降摹嗪K{’和獨特的景色,還有值得我們交大學子學習的艱苦奮斗精神。如果學校組織去青海社會實踐,我一定要報名!”
以夢為馬,逐夢前行。我們期待“大美青?!唤逅驏|流”攝影巡回展在接下來的幾站繼續(xù)講好青海故事,把“國家公園省 大美青海情”傳遞得更遠、更久!
(責任編輯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