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9日清晨,昆明市民在被雨水淹沒的金碧路上騎行
中國氣象局專家7月18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進入主汛期以來(6月1日至7月15日),全國天氣氣候復雜,暴雨等極端天氣多,強度大,引發(fā)嚴重洪澇和地質災害。天氣氣候主要呈現(xiàn)降雨北多南少、強降雨過程多、降雨極端性強、全國大部氣溫偏高等四個特點。
降雨分布不均,北多南少
從區(qū)域平均降水來看,西北地區(qū)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33.5%,為近28年最多;華北地區(qū)偏多40.1%,為近18年最多;東北地區(qū)偏多15.6%。
西南地區(qū)(除四川盆地中西部外)降水偏少,長江中下游和華南等地降水也偏少。
北京入汛以來,全市平均降水量247.3毫米,比近10年同期平均值偏多79.6%,為1999年以來最多。
從各大江河流域來看,海河、黃河、松花江、遼河流域降雨量偏多,分別比常年同期偏多70.0%、47.4%、20.6%、13.8%;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分別偏少8.3%、26.3%、27.6%。
四川盆地中西部降雨偏多
主汛期以來,全國共出現(xiàn)10次大范圍、區(qū)域性強降雨過程,涵蓋江淮、黃淮、江漢、江南、華南、西北東南部和西南東部等地,涉及31個省(區(qū)、市)。
甘肅、山西的暴雨日數(shù)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四川及黑龍江、內蒙古、寧夏的暴雨日數(shù)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多。
其中,6月中旬以來,四川省先后出現(xiàn)4次區(qū)域性強降雨天氣過程,強降雨主要位于盆地中西部,該區(qū)域平均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02%;盆地西部部分地區(qū)累計降雨量有450—800毫米,局地達800毫米以上,較常年偏多1—2倍,其中都江堰、什邡、青川、大邑等地偏多3倍以上,都江堰幸福鎮(zhèn)7月7日至11日5天降雨總量達1151毫米,接近其常年全年降水量。
115個縣發(fā)生極端日降水事件
6月1日以來,全國共有105個氣象站累計降水量突破歷史同期極值,主要分布在四川(12站)、山西(38站)、河北(11站)、甘肅(10站)、陜西(8站)等省。
其中,四川都江堰(1020.9毫米),大邑(799.7毫米),青竹(780.1毫米),綿竹(720.0毫米),什邡(709.0毫米)累計降水量位列全國前5位。
有115縣發(fā)生極端日降水事件,其中,四川都江堰、遂寧、大邑,湖南寧鄉(xiāng)等26縣超過歷史極值。
43個縣發(fā)生極端高溫事件
主汛期以來,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7℃。全國平均高溫日數(shù)有5.8天,較常年同期偏多2.1天,為近7年來最多。
全國有43個縣發(fā)生極端高溫事件,其中云南福貢、江蘇張家港、貴州雷山的極端高溫超過當?shù)貧v史極值。
另據(jù)報道:新一輪強降雨使昆明全城交通接近癱瘓
7月18日晚上至19日,昆明市區(qū)普降暴雨。截至目前,昆明市區(qū)多個地方被淹,盤龍江、金針河等多個河流河水暴漲,整個昆明市交通受到嚴重影響。據(jù)昆明公交集團安全服務部經理李偉介紹,18日22時左右,昆明市北市區(qū)就出現(xiàn)了積水情況。
經過一夜暴雨,今日被淹的重點片區(qū)為黃土坡片區(qū)、北京路、官南路、關上片區(qū)、東部客運站,火車北站等,昆明主城道路近乎癱瘓。目前,公交車場已無車輛停放,全部公交車均上路運行,但全部被堵停在路上。目前,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已到淹積水嚴重路段進行指揮。
7月17日20時至18日8時,云南大關縣境內遭暴雨襲擊,鄉(xiāng)鎮(zhèn)最大降雨量達179.8毫米,導致民房、公路、水利、通信、電力等設施嚴重受損。據(jù)初步統(tǒng)計,暴雨造成吉利鎮(zhèn)2人死亡、1人重傷、2人輕傷;木桿鎮(zhèn)2人輕傷;全縣1.5萬戶近5萬余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4479.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