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病重小伙欲捐遺體遭上門難題 紅會回應人手緊
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2號,一位網(wǎng)名為“小風”的網(wǎng)友在他的微博中寫道:“昨天下午和紅十字會談遺體捐獻的事情,我說我病情危重,不能親自過去填表,他們的回答也很干脆,要不自己來填表,要不就不捐了,不提供上門服務。我只是想在我不治的情況下為社會再做出一點貢獻……”
隨后這條微博引起了廣泛的熱議,在短短一天內(nèi),閱讀次數(shù)就達到了幾十萬次,引來上千名網(wǎng)友轉(zhuǎn)發(fā)和評論,許多網(wǎng)友表達了不解甚至是憤怒。那么,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片愛心怎么就會被潑了涼水呢?
13號,記者來到了武漢市中心醫(yī)院,在血液科病房見到了網(wǎng)友“小風”,他的真名叫張琪,來自湖北棗陽市,現(xiàn)年22歲,是神龍汽車襄陽工廠的工人。2012年6月,他被查出患上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11月,張琪用姐姐捐獻的骨髓,進行了第一次骨髓移植手術(shù)??蓻]想到,移植后基因發(fā)生突變,他的白血病再次復發(fā)。今年10月中旬,張琪病情加重。
張琪姐姐張彬倩:各項指標降到最低,可能抵抗力很差,出現(xiàn)了感染,醫(yī)生說挺嚴重的。
考慮到病情的嚴重,治療費用的高昂,張琪做了最壞的打算,萌生了捐獻遺體的想法。張琪說,一年多來,許多愛心人士一直在支持他鼓勵他,他也想用自己的行動回報社會。
11月11號下午2點,在與兩個姐姐商量后,張琪撥通了武漢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咨詢捐贈遺體一事。
張琪:在網(wǎng)上查了一個電話,就打過去了,我就說我是一個白血病患者,現(xiàn)在病情很嚴重,因為我能走到這一步是由于社會上的好心人的幫助才能走到這一步,如果這次治不好的話就把遺體捐出去為社會做一點貢獻。
當問到需要走哪些流程的時候,工作人員告訴張琪,一定要自己到紅十字會來領表登記。
張琪:我說我現(xiàn)在不能動,能不能把表送過來,他們就說不能提供上門服務。我當時也是一心想為社會做貢獻,我就退了一步,我就讓姐姐過去了,自己拿的表。心里有些寒冷吧,不是很舒服。
捐獻遺體登記是否有上門服務呢?為此,記者查閱了《武漢市遺體捐獻條例》,其中第九條明確規(guī)定:捐獻人可以自己到登記機構(gòu)辦理遺體捐獻手續(xù),也可以要求登記機構(gòu)上門辦理。
那么,為何紅會拒絕了張琪上門服務的要求呢?武漢市紅十字會遺體捐獻處主任駱剛強解釋說,當日的接線員并非紅會的正式員工,而是紅會招募的志愿者,專門負責接聽電話,接受市民的咨詢。他說,武漢市紅十字會是省內(nèi)唯一一家可以接受遺體捐獻的機構(gòu),但實際的工作人員只有14人,辦理捐獻的工作人員僅有一人。
駱剛強:紅十字會為什么不能上門登記?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我把身體都捐出去了,你連來都不來,你們紅十字會怎么搞的!我完全理解這樣的心情。我們每年有1000人登記,有7000多人在紅十字會咨詢,假設我們今年1000人的登記量,我們每個人都去上門,一個人平均上門兩次,就要上門2000次,2000次的登門拜訪要花多少人多少時間。
采訪中,駱剛強告訴了記者,張琪當時通話的一個細節(jié):
駱剛強:我們采取郵寄快遞的方式,很方便的,我寄過去他把表填好。當他聽說不能上門服務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不說話了,沉默了,他就不想再說,就掛電話了。
張琪的沉默是我們不想看到的,但紅十字會所面臨的現(xiàn)實困難也確實存在。究竟如何讓捐獻者的美好愿望實現(xiàn)?繁雜的捐獻手續(xù)又該如何簡化?
記者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目前我國考慮遺體捐獻的志愿者仍以老年人居多。為辦手續(xù),許多老人不得不來回跑很多趟,身體吃不消,導致一些原本有捐贈意愿的人打消了念頭。很多捐贈者以及親屬都呼吁,紅會能否考慮設立綠色通道或者采取其他方式,改變目前辦理遺體捐獻的繁雜手續(xù)。
江蘇淮安紅十字賑濟救護部工作人員陳媛媛對此表示了贊同:
陳媛媛:因為我們業(yè)務部門只有2個人,2個人的話可能不太方便吧,然后每個縣區(qū)的話是到當?shù)氐募t十字會進行登記,當?shù)氐募t十字會一般也就一到兩個人。而且就是說遺體捐獻這一塊操作的程序沒有我們想像的這么簡單,很復雜。
記者從黑龍江、河南、江蘇等地紅十字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除了手續(xù)繁雜,目前,我國遺體捐獻的成功率也很低。比如,我國最早開始接受遺體捐獻的河南省,截止目前,28年來,共有2616名志愿者申請捐獻遺體,但成功捐獻遺體只有248例。成功捐獻率不到十分之一。
就在節(jié)目開始前,我們剛剛登陸了張琪的微博,這個帶著口罩,仍然能讓人感到他在微笑的小伙子,簽名檔上寫著:到遠方去,因為我是風!在這里,我們祝福張琪勇敢戰(zhàn)勝病魔;同時,我們也期待,相關捐贈流程和手續(xù)能更加人性化,讓每一顆愛心都能感受到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