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偷自偷手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视频,免费国产午夜视频,亚洲国产欧美日本精品

  • <s id="4u6jw"></s>
    
      • 掃一掃上新西部網(wǎng)
      • 不良信息舉報窗口
      您的位置:
      當前位置: 首頁 >> 社會·民生 >> 正文
      河南:刑案被告庭審時將不剃光頭、不坐鐵籠子
      2013-12-03 10:26:37 來源:鄭州晚報

      原標題:河南高院:刑案庭審禁止要求被告剃光頭坐鐵籠

      允許被告人和律師坐在一起,隨時溝通

      刑事被告人開庭前給大家的印象都是這樣的:穿著囚服,剃光頭,嚴重的戴著沉重的腳鐐手銬,出庭也都在一個囚籠里接受受審,這在河南省高院院長張立勇眼里,是最典型的“有罪推定”,還未審,被告人就已經(jīng)是個罪人了。日前,河南省高院在全省法院刑事審判工作會上,傳達了最新的刑事審判政策,我省法院將嘗試改革刑事法庭布局,在刑事被告人被判刑、進監(jiān)獄服刑前,不僅被告的這些“犯罪化標簽”將去掉,被告人還可以和辯護律師坐在一起,并與公訴人席正面相對,分列審判席兩側,改變之前的庭審“四方格局”,最大限度實現(xiàn)控辯平衡。

      刑事被告和辯護人可坐一起

      “在刑事被告被判刑、進監(jiān)獄前,任何人不能先判定被告人有罪,而穿囚衣、剃光頭、站囚籠都是有罪推定的表現(xiàn)。”張立勇說,現(xiàn)在刑事審判法庭基本上剝奪了被告人的辯護權,還把被告人放在審判長的對面,被告明顯處于受審位置,原來的“控辯審”三方格局變成了“四方格局”。

      “被告人最有資格為自己辯護了,你一開始就把他們當做犯罪嫌疑人,怎么實行無罪推定呢?”張立勇說,被告人進入法庭,不是來受審訊的,而是來為自己辯護的。法院只有刑事被告人和罪犯的概念,而沒有犯罪嫌疑人的概念。

      為了實現(xiàn)庭審控辯平衡,去掉被告的“犯罪化標簽”,張立勇說,河南開始嘗試改革,法院將和公安、檢察院溝通,在刑事被告人被判刑、進監(jiān)獄服刑之前,不要給犯罪嫌疑人剃光頭、穿囚衣,允許他們穿便裝出庭;庭審時允許被告人和律師坐在一起,還可隨時溝通,并與公訴人席正面相對,分列審判席兩側,改變之前的庭審“四方格局”。

      刑事被告人開庭前,得去掉戒具

      “不能因為被告人可能會逃脫在開庭時就不去除戒具?!睆埩⒂乱螅罡叻ǖ年P于去除戒具的規(guī)定必須嚴格落實。

      張立勇說,庭審時,不要求被告人穿囚服,除少數(shù)暴力犯罪、有人身危險的情形外,應當去除戒具,并且為被告人準備記錄紙、筆,方便被告人記錄和辯護。

      “被告人不能戴著戒具出庭,也必須落實,如需戴戒具,必須經(jīng)法庭批準,否則‘無罪推定’就是虛偽的?!睆埩⒂抡f,這是硬規(guī)定,即便冒著被告人逃跑的風險,也不能令其戴戒具,法警要提高責任心。

      如果事先知道被告人有暴力傾向,需要戴戒具,一定要經(jīng)過批準。

      只要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提出申請

      就應啟動非法證據(jù)排除程序

      會議要求,要牢固樹立無罪推定原則、疑罪從無規(guī)則。摒棄“重打擊、輕保護”,以及疑罪從有、疑罪從輕的舊有理念,正確把握適用“疑罪從無”規(guī)則的適用條件。

      此外,張立勇要求,要建立以庭審為中心的刑事訴訟模式。全面貫徹直接言詞原則,落實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做到證據(jù)展示在法庭,事實調查在法庭。要保證控辯雙方在法庭上享有均等的訴訟權利和機會,保障律師依法履行辯護職責,探索改革現(xiàn)行的刑事法庭布局,去除對被告人的“犯罪化標簽”,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控辯平衡。

      要嚴格落實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對于非法證據(jù)排除,只要被告人及其辯護人依法提出申請,就應當啟動非法證據(jù)排除程序。偵查和公訴機關應當提供嚴格、規(guī)范的證據(jù)證明偵查、訊問活動合法,不存在刑訊逼供,否則,該項被告人供述就應當作為非法證據(jù)予以排除,不能作為定案根據(jù)使用。

      法官不能說“這個你不用說了,庭后提交材料”

      “這個你不用說,庭后提交材料吧。” 一些庭審中,律師正在辯護,法官突然打斷說。

      對此,張立勇說:“人家還沒說,你怎么就知道了?你怎么知道的?證據(jù)展示在法庭,事實調查在法庭?!睕]有當庭經(jīng)過質證的證據(jù),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jù),要保證控辯雙方在法庭上有均等的訴訟權利。

      重大疑難案件要引入人民觀審團

      自2009年6月,我省法院開始嘗試在審理案件中適用人民陪審團,以便裁決能夠充分吸收民意,增強判決的認同度。

      昨天,張立勇要求,要在總結人民陪審團工作的基礎上,在刑事審判中廣泛引入人民觀審團,凡是重大復雜疑難的案件、有較大社會影響的案件、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和新聞媒體重點關注的案件、法律評判與社會評判可能出現(xiàn)重大偏差的案件、信訪評估認定當事人信訪可能性較大的案件等,都要廣泛引入人民觀審團機制。

      要進一步提高人民陪審員在合議庭中的數(shù)量和比例,在法官與人民陪審員之間實現(xiàn)平衡,使判決更好地吸納和體現(xiàn)民意。

      按照最高法院實施“倍增計劃”的要求,法院要實施“雙倍增”計劃,按照5萬~6萬人的目標來增配人民陪審員數(shù)量,使更多的普通群眾參與司法活動。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12377
      手機舉報APP下載
      陜西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029-85260304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擁有新西部網(wǎng)所有版權 備案號:陜ICP備06011504號-3 技術支持:錦華科技
      手機版